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巴州区江北街道: 创新“143”工作模式 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来源:江北街道办 作者:向仕明 发布时间:2023-04-19 20:02:22

近年来,巴中市巴州区江北街道以群众诉求化解为抓手,不断丰富和发展“枫桥经验”实践内涵,就近化解矛盾纠纷,确保问题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2022江北街道被省评为《四川省安全社区》、被市评为《优秀法治“街道”》、状元桥社区被市评为《优秀法治社区》、江北台社区被省评为《省级“六无”平安社区》。

坚持“一核”引领,凝聚矛盾化解战斗合力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基层治理书记项目,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网络,通过“支部+网络、支部+红色先锋、支部+党员、支部+志愿服务”方式,统筹力量就地就近解决各类矛盾纠纷。构建以小区党支部为基点,推行“支部建在小区上”“红色楼道长”,把支部建在网格内、商圈里、楼栋中,推动党组织活动进楼入户,及时灵通并处置各类矛盾纠纷,推动党建对矛盾纠纷化解的全面引领。

建强“四个”平台,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建强市民诉求快出中心,把纪工委请进中心定期坐班,建立“街道+村居(部门)+社组+网格”四级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形成“党工委派单、纪工委督单、村居化单、网格结单”工作模式,充分发挥纪工委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监督督导作用;建强街道综治中心,把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请进综治中心,围绕山林土地、房产、金融、赡养等矛盾纠纷,实行书记定期研判解决、挂包领导出征化解、部门下沉释疑,真正做到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建强社区调解室,围绕物业、房屋漏水、噪音扰民等问题,成立由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网格员、辖区民警、专兼职调解员组成网格矛盾纠纷调解室、小区矛盾调解站两级矛调机构,筑牢矛盾纠纷调解第一道防线。建强“智慧”平台,在佛江社区试点把群众诉求、矛盾纠纷化解植入网络,通过矛盾纠纷网上收集、问题线下解决,形成线上线下互动,实现“一屏观社区、一网管全域”社会治理格局。

建立“三项”机制,提升矛盾纠纷化解实效首问负责。实行主要领导主动揽责,领导班子成员现场接访、一包到底,所有交办矛盾纠纷由村(居)、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单认领,亲自研究、亲自推动,防止层层推责,回到原点;公开放榜。围绕民生民计、惠民惠农政策等开展公开放榜活动,到村(居)、社(组)通过收集群众“问榜”问题、现场“答榜”、部门“核榜”方式,全过程监督诉求办理,把可能发生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多方验靶。每项限时办结前,由承办人点对点向群众反馈办理情况,落实“四方签字”认可。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和群众代表,全过程监督诉求化解情况。同时由纪工委跟踪问效。


责任编辑:杨海燕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