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房子是我唯一的依靠啊..."法院的封条贴上门的那一刻,王女士才惊觉自己作为一场债务纠纷的局外人将面临的窘境。
“这可怎么办,我实在还不上啊!” 刘某某夫妇一脸愁容,对着代某某苦苦哀求。几年前,代某某出于信任,借给刘某某夫妇 28 万元。可如今期限已过,刘某某夫妇却无力偿还。代某某无奈之下,经法院审理并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通过执行系统,查到被执行人刘某某名下有一套住宅,便依法查封,并按流程进行拍卖。然而,房屋两次流拍后,只能以物抵债给申请人代某某。
执行法官来到房屋前,敲响房门,开门的却不是刘某某夫妇。王女士打开门看到身着制服的法官,一脸茫然。“您好,我们是来执行房屋腾退的,这是相关法律文书。” 法官表明来意。
“这房子我都住了好多年了,现在要把我“赶走”,我没地方住了。”
原来,这套房子一直由被执行人刘某某妻子的妹妹王女士实际居住,没有办理产权变更。得知情况后,执行法官也犯了难,房屋腾退工作就此陷入僵局。
执行法官周玉洁在思索中找到了突破口,“既然王女士在这个房子一住就是这么多年,说明对彼此的信任度还是有的。”她意识到,王女士与被执行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或许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于是,周法官开启了 “温情路线”,化身 “调解员”,多次登门拜访。
“王女士,我理解你现在的难处,” 周法官耐心地说道,“但从法律层面讲,这套房子现在得进行处理。要是强制腾房,不仅会伤了大家的和气,后续可能还会给您带来诸多不便。腾退不是终点,我们要让所有人都有出路。我这儿有个方案,既能解决债务问题,又能让您继续住在这里。”
随后,周法官提出 “房屋转让连环计”:由申请人代某某将房屋卖给王女士,首付款及手续费由被执行人刘某某夫妇支付。等王女士取得产权证后,用该房屋向银行贷款,贷款直接支付给代某某。而后续每月的按揭,则由刘某某夫妇偿还。
为了让大家都放心,周法官还引入银行作为第三方,对整个流程进行监督。“这样一来,大家的权益都能得到保障,既能还清债务,又不会让王女士居无定所”。
这个“亲情版分期付款”方案一经提出,得到了三方的一致认可。至此,这场充满人间烟火气的执行,不仅让28万元债务圆满清偿,多年的矛盾也终于迎来破冰。
(洪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