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法官耐心调解,让我们有重归于好的机会!"近日,四川省隆昌市法院胡家法庭收到当事人曾某某的致谢。一起剑拔弩张的离婚纠纷,在法官"摆龙门阵"式的温情调解下,化作父母牵着孩子走出法庭的温馨画面。2025年以来,该庭调撤率达72.55%,用司法温度切实守护这片土地。
温情调解:从"各执一词"到"破镜重圆"
庭审前,法官注意到等候区两名眼神清澈的少年-原告胡某与被告曾某某的两个儿子。得知孩子因无人照料被带到法庭,法官当即决定启动"龙门阵"调解法:先让夫妻回忆恋爱时的甜蜜、生育时的感动,再展示家庭教育告知书警示责任,最后采用"面对面交心+背靠背解结"的组合拳。当调解陷入僵局时,法官请来胡某母亲共同疏导,发现女方因长期委屈而心寒。法官化身"传声筒",将胡某未说出口的期待转达给曾某某:"作为丈夫,大度道歉才能解开心结。"三小时的拉家常式调解,让曾某某红着眼眶牵起妻子的手:"我改掉坏习惯,给家一个保障!"最终胡某撤诉,一家人挽手离开的身影,成了司法为民最生动的注脚。
守护成长:法庭上的"少年目光"
"孩子清澈的眼神是最好的调解指南针。"承办法官姜露坦言,本案调解的关键在于捕捉到少年们张望父母时的忐忑。正如本案中,法官一句"想想孩子们今后喊'爸妈'时该看向谁",瞬间戳中父母内心最柔软处。
践行"枫桥":72.55%调撤率背后的司法温度
2025年以来,胡家法庭交出一份暖心"成绩单":调解案件72件,10余名当事人电话、微信致谢,这得益于"三阶枫桥工作法":
预防阶段:设立"握握手调解室",邀请邀请村社区干部、政府职能部门专业人员参与调解;
化解阶段:运用"龙门阵五步调解法"(看眼神、唠家常、算成本、绘蓝图、签承诺);
巩固阶段:建立"百日回访"机制,通过微信及时跟踪履行情况。
从剑拔弩张到其乐融融,胡家法庭用"摆龙门阵"的智慧践行“一线工作法”,将法律条文转化为田间炕头的家常话。不仅作定分止争的裁判者,更是乡村善治的‘黏合剂’。下一步,隆昌市法院胡家法庭将继续加强创新举措,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巴山蜀水间绽放新光彩。(虞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