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青竹映法徽 纾困护农情

来源:古蔺县人民法院 作者:王辉凤 发布时间:2025-03-28 10:54:09

近日,古蔺县法院以“保产业、护民生、促共赢”为导向,通过“线上沟通+实地纾困”双轨发力,成功促成一起涉竹产业合作社执行案件主动履行,让法治的清泉滋润着竹乡的每一寸土地。

1743130464648.png

案情回顾

古蔺某竹笋种植合作社与威信某竹木合作社就购买和运输竹株达成协议,后双方在履行协议中发生争议,古蔺某竹笋种植合作社遂诉至法院。经过法院审理,判决威信某竹木合作社在判决生效之日起10内支付古蔺某竹笋种植合作社货款58240元。判决生效后,威信某竹木合作社未履行付款义务,古蔺某竹笋种植合作社向法院申请执行。

1743130495189.jpg

三步巧破困局  

1.实地走访摸情况

通过网络查控,查询到威信某竹木合作社名下仅有零星存款,不足以清偿本案债务。执行人员立即前往威信某竹木合作社住所地,但威信某竹木合作社并未经营。执行人员随后前往该村村委会进行实地调查,向当地村干部了解到,该合作社的最大投资者系社员刘某某,平常事务均由其处理。

2.靶向约谈促履行

执行团队意识到刘某某系案件突破的关键点,通过与其多次电话沟通,厘清纠纷脉络,并列明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通过“硬执行”+“软调解”的方式,最终刘某某承诺立即将货款打进威信某竹木合作社的银行账户内,并对其不履行义务的行为表示歉意。

3.及时发放解难题  

古蔺某竹笋种植合作社背后是辛苦种植的农民。刘某某打款后,古蔺法院立即启动“涉农执行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到银行扣划案款,确保案款到账后立即发放至古蔺某竹笋种植合作社。既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更保障多名竹农的“钱袋子”。

古蔺法院始终践行“如我在执”理念,对于涉农执行,既要算清“法律账”,更要算好“民生账”,让司法裁判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