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红梅·新“枫”丨调解厘清合伙账 矛盾纠纷一次解

来源:富顺县人民法院 作者:王 琦 发布时间:2025-03-28 10:21:14

“这个钱我可以给,但是我也要起诉他付我房租费!要算账就要算得清清楚楚!”在电话另一边的袁某某气愤地说道。

【案情回顾】李某某与袁某某于2021年合伙经营一家家具店,后因经营不善,李某某提出退伙并要求分割财产。2024年,双方达成店铺转让协议,协议约定李某某将商铺合伙份额全部转让给袁某某,转让价款为70800元。签订转让协议后,袁某某向李某某支付了50800元,尚欠20000元未支付,李某某多次催款无果后诉至法院。

承办法官在查阅卷宗后,与袁某某联系,详细了解情况,袁某某在电话中称:“我是欠他20000元,但是他住在店里面是一直没付房租的,我们当初还共同买了一辆三轮车,他现在开走了。既然他起诉我,那我也要起诉他支付房租和购车款。”前期沟通中,案件当事人双方互指对方背信弃义,矛盾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巧破僵局】开庭前,承办法官和书记员与当事人经过多次“背对背”沟通,双方始终僵持不下,且被告有反诉的可能。承办法官本着“纠纷一次性化解”的办案原则,决定在开庭前再组织一次“面对面”调解。

来到法庭调解室,袁某某承诺可以支付李某某20000元,但自己也会起诉李某某支付房租,而李某某对于房租一事并不认可,双方仍是针锋相对、互不退让。

面对此僵局,承办法官随即对二人进一步耐心释法明理,并详细梳理双方合伙财产。终于,在承办法官一步步引导下,曾经同甘共苦的二人慢慢打开了“话匣子”,讲起了当初创业的不易,回忆起共同奋斗拼搏的美好时光,双方的关系也在一句句家长里短里逐渐缓和。

最终,双方达成袁某某向李某某支付17500元的调解方案,袁某某也表示不会再就房租费起诉李某某,二人化干戈为玉帛。

签字-打码2.jpg

【结语】“调解不是和稀泥,而是在法律框架下寻求公平与效率最优解”。近年来,富顺县法院板桥法庭坚持矛盾纠纷第一时间一次性化解原则,既减轻当事人诉累,又做到定分止争。面对矛盾深、纠纷大的案件,采用“背对背调解,面对面协商”的组合策略进行多轮调解,把调解工作做到“家”,让群众切实感受到“走进一扇门、事务一次清”的司法温度。(王 琦)

 


责任编辑:梦雪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