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屏山县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劳务合同纠纷,以司法温度化解群众“薪”愁,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案情回顾:装修完工却“讨薪无门”。
2023年,原告王某受被告张某雇佣,为其自住房屋进行乳胶漆装修。工程完工后,张某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拖欠劳务工资,王某多次催讨无果,无奈诉至法院。案件受理后,张某仍以“无钱支付”为由推脱,甚至拒接电话,态度恶劣。
调解现场:法官释法明理破僵局。
案件开庭当日,承办法官主动联系张某,以“法理+情理”双管齐下:一方面,严正告知其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法律后果,可能面临强制执行、信用惩戒甚至刑事责任;另一方面,以“换位思考”引导其体谅农民工的艰辛,强调“诚信是立身之本”。在法官的耐心劝导下,张某态度逐渐转变,最终与王某达成调解协议:张某承诺于2025年6月30日前一次性支付全部劳务工资4600元,双方握手言和。
司法护航:让“纸上权益”变“真金白银”。
本案中,屏山法院没有一判了之,而是通过“诉前沟通+庭前调解”柔性化解矛盾,既为农民工节省了诉讼成本,又给予被告合理履行期限,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承办法官表示:“农民工工资涉及民生底线,我们将持续畅通涉农维权‘绿色通道’,对恶意欠薪行为‘零容忍’,以司法力量筑牢劳动者权益保护屏障。”
法官提醒:
劳动者务工时应签订书面合同,留存考勤记录、结算凭证等证据;遭遇欠薪时,可依法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法律援助,必要时通过诉讼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