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川叙永落卜:系统治毒夯实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的镇域单元

来源:叙永县政法委 作者:李怀栋 发布时间:2024-06-25 16:36:06

“原来以为毒品离自己很远,没想到自己也有可能不慎接触易上瘾的药物,一步步成瘾陷入毒品危害之中,想想真是可怕!”6月24日上午,在参加完防范新型成瘾性药物知识讲座后,来自落卜镇中心小学的小量无比感慨。

今年全民禁毒宣传月,落卜镇中小学的1650名学生跟小量一样一起参加了防范新型成瘾性药物知识讲座。

在2023年来,国家新列管了芬太尼、依托咪酯、右美沙芬、复方地芬诺酯等14种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这些含易成瘾物质的精麻药品被不法分子伪装制作成糖果、饮料、笑气等,兜售给好奇心强、自制力较差的青少年群体。为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落卜镇坚持系统治毒,打好“组合拳”,夯实镇域单元,不断筑牢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的“防火墙”,全力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1719304608201.jpg 

(落卜镇组织开展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知识竞赛活动,2024年6月24日,敖馨尹摄)

高压严打,整治针对青少年涉毒犯罪

2023年以来,围绕鼓动青少年涉毒等突出问题,落卜镇坚持主动进攻,组织公安派出所等按照上级的部署,深入开展“清源断流”行动和“夏季治安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强化人、财、物的全面统筹保障,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强线索收集,延伸打击涉毒链条上下端人员,高压严打涉青少年毒品犯罪,破获毒品案件18起。

源头整治,严防涉毒物品的非法流入

落卜镇曾是原化工部直属企业大树硫铁矿所在地,随着大树磺厂的破产和经济转型,破旧房屋、废弃厂房工棚越来越多,易制毒高危场所也越来越多。

据落卜镇党委书记杜旭东介绍,“我们将所有废弃限制的住房、厂房、棚舍拉网排查出来,全部一一编号,采集房屋照片、产权情况、房屋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录入数据库,有条件的全部加装摄像头,努力实现全覆盖。”

近年来,落卜镇着力“三化”,即全量化排查纳入管理、可视化视频动态监控、常态化定期实地核实,扎实推进易制毒高危场所排查整治工作,全面防范可能的存毒、制毒风险。此外,落卜镇还围绕精麻类药品购入、登记、管理、使用等相关规定,每月针对医院、药店、快递物流经营单位、餐饮店等进行“飞行检查”,以最严格的管控措施防范遏制制毒贩毒活动。

创新宣传,营造浓厚的识毒防毒氛围

“大家知道近年来有哪些新型的毒品吗?”6月25日,在落卜镇中心校,老师们正在组织学生们开展“识别防范新型毒品主题班会课”。作为四川省中小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示范点,落卜镇中心校15年来一直坚持“十课四讲七个一”的课堂化禁毒教育和“亲情感染共拒毒”的社会化禁毒教育。

1719304635801.jpg

(落卜镇组织开展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签名活动,2024年6月25日,敖馨尹摄)

“十课四讲七个一”,即:每学期上十节毒品预防课,开展四次毒品知识讲座,举行一次禁毒知识学生演讲、一次禁毒宣誓活动、一次禁毒知识手抄报比赛、一次禁毒作文竞赛、一次禁毒知识集中练习、观看一次禁毒专题片、写一篇禁毒专题片观后感。“亲情感染共拒毒”,即留守学生通过亲情电话、视频和家长交流毒品知识,实现“小手拉大手,亲情感染共拒毒”的效果。

此外,学校还发展了禁毒橡皮筋、飞行棋、纸牌接龙等寓教于乐的禁毒课堂形式,调动了孩子们参与毒品预防教育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学生家长防毒、反毒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发动参与,筑牢共同防范的人民防线

在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月”“国际禁毒日”活动的基础上,落卜镇还常态开展禁毒宣传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进社区“五进”活动,通过禁毒知识宣传讲座、发放宣传单、“当家人”微信群转发涉毒典型案例等“线上+线下”多角度、多形式开展禁毒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全民禁毒氛围,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参与到禁毒斗争之中。

1719304688653.jpg 

(落卜镇组织开展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知识竞赛活动,2024年6月25日,聂春桥摄)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扎实开展禁毒宣传教育,联动家庭、学校、企业、社会共同筑牢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防线,推动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