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6日晚,成华区外街道戒毒人员王某某醉酒后,到双林中横路8号小广场,将正在打麻将的双桥子街道戒毒人员吴某某喊出,随后两人发生口角,发生肢体矛盾。
事件发生后,双桥子街道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立即将两人带往派出所依法处理。街道通过多方联动、心理疏导、矛盾调解等方式,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握手言和。
一、快速反应,构建“全链条”应急处置机制
第一时间介入稳控:街道平安建设办、社区民警及禁毒社工在接报后10分钟内抵达现场,控制涉事人员,避免事态扩大。
多部门协同联动:依托“街道-社区-社工”三级联动体系,街道禁毒工作领导小组联合派出所、社区、禁毒站成立专项工作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信息互通、处置有序。
二、源头化解,实施“靶向式”矛盾调解策略
分步调解稳情绪:首先禁毒社工单独约谈双方,安抚情绪,了解矛盾原因。过程中禁毒社工了解到王某某是因记恨吴某某曾在背后说过自己坏话,在醉酒后情绪冲动发生了肢体矛盾;随后禁毒专干介入,结合《治安管理处罚法》《戒毒条例》阐明法律责任,倾听双方诉求;最后由街道综治干部与派出所副所长牵头,组织双方面对面协商,达成了赔偿协议并签署和解书。
3月11日 王某某与吴某某在派出所接受调解
三、长效预防,织密“立体化”风险防控网络
在日常工作中,街道将戒毒人员管控放在重中之重。一是强化动态排查隐患,及时发现重点人员社交矛盾;二是强化普法宣讲,将法规宣讲、以案释法等融入到工作谈话中,强化戒毒人员法律意识;三是强化跨街道协作,联合处理突发事件,打破属地管理壁垒。
四、刚柔并济,构建“清朗型”戒毒社会体系
戒毒人员戒毒社会环境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社会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吴某某的不良社交圈,街道联合公安、司法、民政等部门通过风险警示与就业帮扶促使其脱离高危社交环境,此外,社工引导其家属参与监督帮扶和心理支持,筑牢吴某某回归社会的情感纽带。
本次事件处置高效化,得益于街道禁毒工作小组将派出所、社区及社会组织拧成一股绳,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联动作用。街道将持续深化“预防-处置-帮扶”一体化模式,进一步夯实基层治理基础,为构建平安和谐社区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