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检以致和】内江市市中区检察院“三个加强”能动履职 护民生 解愁盼 促发展

来源:内江市市中区人民检察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6-24 11:49:58

近年来,内江市市中区检察院深挖“民为邦本”“和合文化”“天下大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围绕“维护稳定、促进和谐、守护民生、护航发展”的价值追求,以培树“检以致和”民事检察品牌为抓手,着力“三个加强”,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民事检察案件,积极促进基层治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民事检察工作连续五年进入全市先进行列,2件案件入选省检察院典型案例,1件案件入选全市检察机关优秀案件,部门先后获得内江市首届“我最信任的基层政法单位”并记集体三等功、内江市政法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6次,干警先后获得“全省民事检察业务能手”、内江市“我最喜爱的基层政法干警”、内江市民事检察抗辩赛一等奖、内江市检察机关优秀个人等省市级荣誉9人次。

 

5609.jpg


加强队伍素能建设 着力锻造民事检察铁军


持续筑牢政治根基。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以“党建引领+融合赋能”模式,将党性教育、纪律教育、群众教育等融入民事检察工作全过程各方面,锻造一支过得硬、靠得住、信得过的民事检察铁军,干警先后获得“抗击疫情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11人次。

持续加强补血赋能。成立民事检察品牌创建领导小组,认真谋划、出台机制、狠抓落实、强化保障,以“检以致和”品牌建设赋能民事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院党组专题研究品牌建设6次,先后补充优秀干警6名,现有成员均系法律“科班”出身,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名,具有“四大检察”工作经历2名,平均年龄37岁。

持续抓实素能建设。坚持“大局意识高、协作意识好、责任意识强、业务素能优”的育人目标,充分发挥先进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以“传帮带”赋能提效、“老带青”薪火相传;注重竞赛练兵提能,先后选派干警参加第一届全省民事检察业务竞赛、全市第一届民事检察抗辩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调、研、学、用”推进业务建设,干警参加高检院、省院调训、轮训12人次,常态化开展检察官教检察官,全面提升干警综合履职能力。近年来,民事检察干警办理重大、复杂案件21件,在国家级和省级平台发表调研文章、经验材料16篇。

 

加强民生司法保障 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开展虚假诉讼监督,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凝聚内外合力,深入开展虚假诉讼专项监督工作。三年来,办理虚假诉讼检察监督案件20件。对内,树牢“一盘棋”意识。建立民事检察、刑事检察、控告申诉检察部门的沟通协作机制,统一管理案件线索、统一调配办案力量、统一进行分析研判,在虚假诉讼监督办案中拧成“一股绳”。对外,凝聚“一条心”整治。加强与法院、公安、人社局等单位联动协作,紧紧围绕线索移送、调查协作、处理衔接、风险防范等重点环节,集中力量、集中智慧、集中资源严惩虚假诉讼,并做好释法说理和警示教育工作,有效防范化解信访风险。办理的胥某某与内江某公司确认劳动关系纠纷民事虚假诉讼检察监督系列案,充分发挥刑事检察、民事检察一体化办案优势,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充分行使用民事调查核实权,及时查清案件实事,以点带面,督促法院对81件虚假诉讼案件再审纠错,避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损失1200余万元,并会同公安、法院、人社等单位同步推进信访风险评估、释法说理、矛盾化解等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此系列案入选四川省检察院虚假诉讼专刊典型案例,办案组获评2023年度内江市检察机关优秀集体。

强化民事执行活动监督,规范民事执行行为。坚持问题导向,从“瑕疵类”监督向“深层次”监督转变。聚焦消极执行、违法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违法采取执行措施、违规终结本次执行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问题,加大办案力度,三年来,针对执行活动存在的违法情形提出检察建议36件,其中督促恢复执行4件,均获法院采纳。办理的齐某某与张某、内江某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案,省、市、区三级检察院一体化履职,扎实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同步对接三级法院,妥善处理刑民交叉案件。通过检察建议督促执行法院裁定中止执行,以刑事追赃、退赔的方式与刑事案件一并执行,公平保护众多受害人和企业的合法权利。此案入选四川省检察机关加强民事诉讼监督典型案例,办案组获评2023年度内江市检察机关优秀集体。

积极参与根治欠薪行动,解决农民工的烦“薪”事。与法院、司法局、人社局等单位加强协作,常态化梳理欠薪高发行业和领域,对劳动权益受损且经济困难、诉讼能力较弱的农民工,加大支持起诉力度,采用“支持起诉+借力化解+法检联调+跟进执行”办案模式,依法保障农民工工资优先、按时、足额支付,防止集访、群访发生。三年来,共向企业发送欠薪风险提示300余份、推送根治欠薪案例50余条,联合人社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专题宣讲18次,受理支持起诉案件62件,帮助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58.2万余元。如在办理雷某某等人申请支持起诉案中,承办检察官多次与被申请人甘某进行沟通,做好释法说理工作,教育引导甘某筹集资金,及时足额支付拖欠的5名农民工工资,从受理申请到和解结案仅用时八日,有效减少当事人诉累,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加强监督职能延伸 着力推进社会长效治理


优化营商环境,惠企业、促发展。聚焦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围绕让企业和企业家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经营、舒心发展的工作目标,深入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积极推动与区政府会签“府检联动”工作机制,就营商环境共护、社会治理共促等方面构建常态化“府检联动”工作格局。与工商联、经信局等单位会签《关于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设立“检察护企”工作联系点4个,进一步建立健全“护企+助企+惠企”的协作机制。开展“万名检察官护万企”法治宣讲活动,就“检察护企”政策解读、涉企民事诉讼和执行活动检察监督等方面,结合办理的典型案例作法治宣讲,引导企业守法合规经营,倡导有关部门依法履职尽责。三年来,主动上门为企业“送服务”“问需求”“做体检”40余次,帮助企业解决经营难题、化解经营风险点30余个。

强化民生保障,解民忧、暖民心。扎实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与司法局、妇联、残联等单位联合制定《加强支持起诉与法律援助协作配合工作办法》,农民工维权工作站、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残疾人维权工作站等维权站点4个,精细化“一站式”法律服务。与白马镇法务综合服务中心建立协作机制,设立全市首个“检护民生”检察官工作室,延伸基层社会治理“触角”。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体系,推动解“法结”化“心结”。加强民事检察和解工作,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4件。在区消费者权益保护“易”维权中心设立检察官工作室,打造消费领域中区检察“诉调品牌”。三年来,联合调解消费纠纷20余起,接受消费者法律咨询30余人次。

促进源头治理,治已病、防未病。坚持“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的监督路径,针对办案发现具有普遍性、高发性的问题,通过制发类案检察建议、专项监督工作、专题报告等方式,强化类案监督。深入挖掘案件背后暴露的行业管理、社会治理“漏洞”,从可整改、能见效的角度入手,向有关单位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促进行业或领域治理能力提升。在办理廖某与某国有银行信用卡纠纷检察监督案中,针对该银行未对信用卡申请人提供的身份信息和资料进行严格审核,导致不法分子冒名申领信用卡进行犯罪、严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问题,依法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督促其堵塞信用卡领用监管漏洞,依法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市中区检察院民事检察部门下一步将深化“检以致和”品牌建设,坚持“崇尚法治、团结协作、攻坚克难、争先创优”的团队精神,始终秉持“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做优“三个善于”,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持续擦亮品牌底色,进一步推进民事检察工作理念、体系、机制、能力现代化,以高质效民事检察监督更好服务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梦雪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