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质效,逐步提高青少年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着力营造知法、学法、懂法、用法的校园法治大环境,筑牢未成年人保护的前沿阵地。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我院组织开展专题检察开放日活动,在全县中小学范围内聘用18名优秀学生骨干为“校园小检察官”,并联合县教体局、甘孜县检察院,邀请“校园小检察官”、学生代表、教师代表等30余人赴甘孜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共同开启以“今日小检察官·明日法治栋梁”为主题的法治游学之旅。
法治沙龙,寓教于乐。在行驶的大巴车上,阵阵欢声笑语传出窗外,那是未检检察官和孩子们正在开展法治互动,检察官“童声童气”的向孩子们讲述着校园法治故事,用贴近校园生活的方式,传播着法治的温暖和能量,引得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快乐的畅游在法治的海洋里,时不时提出的问题,检察官也会以互动的形式答疑解惑,让孩子们理解的更深刻、更具体,忘记了旅途的颠簸和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完全沉浸在了这场短暂而美好的法治沙龙中。
教育观摩,思行并进。抵达甘孜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后,在检察官的引领下,孩子们有序参观,安静聆听,稚嫩的小脸上满是认真和坚定的神态,基地内浓重的文化氛围、多样的法治科普、具现的情景互动,都促使孩子们在内心深处不断思考,在行动行为中聚势赋能,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和了解到违法犯罪不可为,保护自身用法律的正确价值观,从而更好的度过校园生活和学生旅途。
勇敢担责,青春有为。最好的体验和教育,就是身临其境。在随后开展的模拟审判中,孩子们在检察官的指导下,扮演起了“法官”“检察官”,充当起了“原告”和“被告”,围绕检察官制定的主题,孩子们各抒己见、敢言善争,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和线索,开展了激烈的模拟庭审活动。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了各个角色后,孩子们纷纷表示:“我们不能犯罪,犯罪了就要被审判,要坐牢,就不能在学校学习,将来也会一事无成”“我们更要保护好自己,远离犯罪,才能平安健康的长大,为社会做贡献”。
模拟庭审后,我院择优为3名优秀“校园小检察官”颁发聘用证书,以资鼓励。为参与活动的其他“校园小检察官”、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发放纪念品,“今日小检察官·明日法治栋梁”为主题的法治游学之旅圆满结束。
活动最后,我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阎劲对色达县教体局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对兄弟院的全面配合表达由衷谢意。指出此次法治游学活动是强化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创新举措,是提高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质效的重要载体,是促进未成年人牢固树立法治意识,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关键途径,为构筑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未成年人教育保护工作格局夯实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阎劲强调,青少年法治教育责任重大、关乎未来。法治教育必须从孩子们抓起,深入开展贴近童生、走进童心的法治教育活动,深刻认识到法治教育最好的老师是孩子们自己,最好的教育方式是孩子们心口相传,校园是属于孩子们的,检察官只是引路人,而“校园小检察官”是法治的传播者,是校园法治环境的奠基者,希望“校园小检察官”们能够在校园生活中,引导同学们自觉掌握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养成尊法守法习惯,拿起法律的武器与犯罪行为作斗争,一起迈向更加灿烂的明天,迎接美好的未来。
阎劲要求,一是要坚持党建引领,打造亮点特色品牌。要坚持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以全面加强党的各项建设,推动业务工作整体持续向好发展。要深度挖掘色达文化底蕴,结合检察工作实际,打造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品牌,推出一系列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预防保护工作举措,传播检察正能量,为未成年人茁壮成长擎画法治蓝图。二是要凝聚保护合力,优势互补共享资源。要坚持构筑横向协作、同向发力的新时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新格局,汇聚起各职能部门、各中小学校、学生家庭、社会各界和校园生活中未成年人关心关爱的点滴力量,形成资源优势共享,信息互补的工作模式,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注入蓬勃法治动能。三是要注重建章立制,以点带面全面铺开。要注重提炼总结“校园小检察官”日常“工作”动态和成效,建章立制促进此项工作常态化机制化开展,将“校园小检察官”的“工作”成果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重要依据,并在后续工作中,分年级层面、按学生推选等方式,聘用更多“校园小检察官”参与到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中,进一步系紧扣牢检察官和孩子们的沟通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