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生和发展与遗传、环境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尽管部分风险因素难以改变,但研究表明,通过调整日常生活习惯,可显著降低癌症的发病风险。
均衡饮食:科学防癌的“第一道防线”
减少致癌物的摄入。1、亚硝酸盐 :加工肉类(香肠、腊肉等)、酸菜(泡菜)、腐烂的蔬菜等这些食物通常含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本身不致癌,但在体内转化为亚硝胺致癌物,长期食用可能会导致胃癌、食道癌、肝癌等多种癌症。2、黄曲霉素:发霉的坚果和果干(花生、核桃等)、霉变的谷物(玉米、小麦、大米等)、自制发酵食品(豆腐乳、豆瓣酱)、变质的调料(植物油、酱油)等食物可能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
增加保护性食物摄入。1、膳食纤维:肠道健康的“守卫者”,如全谷物(燕麦、糙米)、果蔬、豆类。2、抗氧化营养素:中和自由基损伤,如维生素C、维生素E(柑橘、坚果),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番茄),多酚类(绿茶、蓝莓)等。
规律运动:科学防癌的“天然良药”
有研究表示,保持适量运动可降低至少10%~20%的常见癌症发病风险。
什么样的运动最有效防癌?可以通过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改善心肺功能;力量训练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太极、瑜伽等“慢运动”尤其适合中老年人改善身体机能,维持好的状态。
戒烟限酒:远离两大致癌高危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全球约25%的癌症死亡与吸烟有关,而酒精与至少七种癌症的发生直接相关。戒烟限酒是降低癌症风险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之一。
•与吸烟最密切的癌症之一,肺癌当前是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吸烟者患肺癌风险是非吸烟者的15~30倍,约85%的肺癌病例与吸烟相关。其中包括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二手烟),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的人,尤其是女性和儿童,其患癌风险也会增加。戒烟可以显著降低肺癌风险,因此戒烟不仅对自身有益还保护了家人健康。
•酒精在体内代谢为乙醇(1类致癌物),可直接损伤DNA并阻止细胞修复增加致癌风险,与长期饮酒相关的癌症有:头颈部肿瘤(口腔、咽喉)、肝癌、乳腺癌等。酒精没有“保健量”,最安全的饮酒量是零。
肥胖:被忽视的致癌风险
你可能知道肥胖会增加心脏病、糖尿病的风险,但你是否意识到肥胖也是癌症的重要诱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指出,超重和肥胖至少与13种癌症的发病风险显著相关,包括肝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
•过胖的身体会导致激素水平失衡影响乳腺和子宫内膜细胞异常增生,增加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风险。
•肥胖者通常还伴随高胰岛素血症,与结直肠癌、胰腺癌相关。
•脂肪组织会释放慢性促炎因子,形成长期慢性炎症状态,增加癌变风险。
•肥胖症的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某些有害菌可能产生致癌代谢物或破坏肠道屏障功能,促进结直肠癌发生。
减少环境致癌物暴露:看不见的健康威胁
从空气污染到日常用品中的化学物质,我们身边潜藏着多种可能增加癌症的风险。了解这些危险因素,采取一些可行的科学防护措施,能有效减低患癌风险。
空气污染中主要致癌物:1、PM2.5:一种直径小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富含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成分,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1类致癌物。2、苯丙芘:通常来自高温加工食物产生的油烟、机动车尾气、香烟烟雾、工业排放等。防护建议:雾霾天减少户外运动,佩戴口罩出行。家中安装抽油烟机、使用空气净化器、摆放绿植。 紫外线辐射: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会增加皮肤癌的发生。防护建议:避免正午长时间暴晒,使用防晒产品。
建筑、工业材料:如石棉、甲醛等有害物质。防护建议:老旧房屋装修时请佩戴防护措施的专业人员检测并清除石棉,新房装修后3~6个月待甲醛含量在安全范围时再进行入住。
饮用水污染物:主要有害成分:砷、氯仿防护建议:安装活性炭或反渗透净水器,避免长期饮用未过滤的地下水。
通过科学调整生活习惯,有效规避癌症风险因素,从而促进长期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升。这些看似简单的日常选择实则是抵御癌症的强大武器。防癌是终身习惯的积累,即使微小改变,如每天多吃一口新鲜的果蔬、多走几千步也能降低风险。(注:高风险人群应该结合定期体检,早筛查早诊断是最后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