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乡村振兴,积极推动司法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法治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近日,富顺县人民法院代寺法庭按照“金色法庭”高质量司法服务稻粱现代农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开设“司法惠民 护航农业”法治课堂。
课堂讲座
“目前正是育秧的好时节,种子质量对秧苗成活、移栽至关重要。今天,我们来给大家讲讲《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课堂上,法官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赵某销售伪劣种子案”“丁某、张某平销售伪劣产品案”等两个典型案例,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关于“种子概念”“农作物种子和林木种子工作的主管部门”“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情形”等与农户息息相关的重点法律条款进行逐一解读。
农户代表们边听讲,边提问,相互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这堂课很有意义,感谢法官将法律知识切切实实的送到我们手里。”
课外实践
课后,代寺法庭干警邀请农技员同农户代表一起走进育秧棚。
育秧棚内,秧苗绿油油一片,生机盎然。代寺法庭干警指着小块光秃秃的区域问道:“为什么这里的种子没有发芽呢?”农技员在代寺法庭的组织和引导下,在农户的提问中,以一问一答的方式生动地讲授秧苗培育技术、移栽注意事项以及病虫害处理方法。
生动的课堂,实用的内容,这堂实践课深深抓住了农户的心,备受青睐。
课后辅导
春耕之始,代寺法庭与辖区政府、村组密切合作,对种子质量、违约责任等合同条款指导修订。
代寺法庭依托乡情小院、百姓议事亭等点位,以院坝会、圆桌会等方式,收集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种子质量不过关、货款支付期限、逾期付款违约责任”等问题逐一进行解答并提出解决方案。
代寺法庭的课后辅导课程,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化解他们心中的疑惑和焦虑。
代寺法庭“司法惠民 护航农业”法治课堂下一步将持续开课,把法治宣传贯穿乡村发展的四季,以“课堂讲座+课外实践+课后辅导”的形式,将涉农法律知识讲给群众听、让群众学、教群众用,促进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根植人心。(何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