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走,执行去丨替人借钱变被执行人,到底冤不冤?

来源:合江县人民法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5-24 16:10:13

王某某为替朋友筹款,以自己名义向万某某借款4万元。借款到期后,王某某只归还了2万元。万某某依法向合江县法院提起诉讼并达成调解协议。调解协议履行期限届满后,王某某仍未履行,万某某遂申请执行。

执行期间执行法官多次联系王某某,但王某某认为自己只是帮别人借款,钱也没有落在自己手头,现在变成“被执行人”太冤了,后来便联系不上。

5月上旬,合江县法院执行110接到申请人万某某举报线索电话,表示发现王某某的行踪。执行110当即派出执行干警将王某某带到法院。

执行干警向其释法明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规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还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

最终王某某在法官释法下,与万某某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王某某当天兑现执行款3000元,剩下部分从次月起每月偿还2000元直到还清为止。

法官提醒

根据《民法典》合同编规定,借款合同遵循“合同相对性”原则。简单来说,谁在借款合同上签字,谁就是法律认定的借款人。即便您是出于帮忙,以自己名义为他人借款,一旦借款逾期,出借人无需追究实际用款人,即可依据合同直接要求签字的您承担还款责任。因此,代人借款风险极大,切勿随意在借款合同上签字,避免因他人债务陷入法律纠纷。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