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秸”变之旅,让“生态废物”变“绿色财富”

来源:内江市东兴生态环境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5-27 10:56:38

位于内江市东兴区郭北镇的秸秆加工中心,为当地科学、生态、有效处理秸秆发挥着关键作用。走进郭北镇,油菜已收获完成,不少土地被整理、翻耕,为接下来的种植做着准备。道路旁,偶见整齐码放的秸秆,它们将被送往郭北镇秸秆加工中心“变废为宝”。

在郭北镇秸秆加工中心内,木材秸秆破碎机、立式环模颗粒机等设备一应俱全,随着机器轰鸣,一堆堆秸秆被加工为青贮饲料和可燃颗粒。

村.png

据了解,2024年郭北镇秸秆加工中心在石庙村正式建成,配备木材秸秆破碎机、立式环模颗粒机等设备12台,具备制作青贮饲料、可燃颗粒等能力。石庙村村民委员会将项目租赁给秸秆综合利用经验丰富、销售渠道较多的中经天辰(内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使用。秸秆加工中心的投用,不仅能够有效处理秸秆,还能处理基地所产生的杂草、树木等,解决了我们农业生产的后顾之忧。”该公司负责人张雪靓介绍,车间目前处于试运行阶段,每日加工可燃颗粒约5吨,销往内江本地的发电厂和水泥厂,加工的青贮饲料则销往周边肉牛羊养殖场。“后续,我们还要加工、存储饲料,冬季销往甘孜州、阿坝州等地。”

秸秆加工中心的建成受到了当地村民欢迎,投用之际,就有村民搬来家中不便处理的玉米芯等用于加工。秸秆加工中心为周边乡镇处理秸秆提供了便利,有效降低了运输等成本。

据悉,郭北镇秸秆加工中心全线投产后,可日处理可燃颗粒约24吨、青贮饲料约20吨。依托加工中心,该镇还将探索更多综合利用方式,争取实现秸秆“五化”利用,积极推动“生态废物”变“绿色财富”。

 


责任编辑:梦雪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