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春天里,在高原农牧区种下一颗法治的种子

来源:甘孜州人民检察院 作者:杨萍 马巧 发布时间:2025-04-11 15:15:57

当春风吹开满山桃李时,平均海拔4000米的四川甘孜北路地区,这里仍是银装素裹。

然而在远离县城的高原农牧区,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能歌善舞,谈起草原、谈起牦牛他们侃侃而谈,可当话题转到“法律”这个词语时,稚嫩的脸庞上却浮现出困惑的神情。

“普法要去的不仅是走进城里的学校,这些离县城很远的牧区更是我们要宣讲到的地方。”“甘孜绿芽”未检团队的检察官们这样想着。他们知道,那些需要翻过好几座雪山才能到达的牧区教学点,正是最需要法治种子的地方。

image.png

就这样,一支深入高原农牧区,联合甘孜两级检察机关及邑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普法小分队成立了。他们中有能用藏语和孩子们说贴心话的本地检察官,有把法律条文变成生动故事的专家,还有装满宣传册和礼物的“法治温暖包”。当车辆驶过蜿蜒的盘山公路时,车辙在雪地上画出的不仅是前进的轨迹,更是一道连接法治文明与高原牧区的温暖纽带。

每到一个地方,甘孜绿芽”的检察官和社工们都会为孩子们量身定制生动有趣的法治小课堂。校园欺凌到网络安全,从预防性侵害到自我保护,他们用孩子们熟悉的语言,把枯燥的法律条文变成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违法犯罪的后果。

image.png

社工们和邀请的北京志愿团队则运用互动游戏、情景模拟等方式,讲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消除同学们对身体发育的困惑与羞涩,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变化。

除了课堂教学,未检检察官和社工们还利用课余时间,与孩子们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他们了解孩子们的家庭情况、学习状况和内心想法,为那些可能存在心理问题或面临困境的孩子提供心理疏导和帮助。

“如果遇到陌生人加微信怎么办?”“同学给我起难听的外号算违法吗?”检察官们蹲下身来,耐心地听每个孩子倾诉,一一给予解答和建议,并告知同学们在网络世界中,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还将精心编印的宣传手册和“健康守护包”礼物发放给同学们。  

image.png

“这样的法治教育太及时了,我们农牧区的孩子太需要了解这些法律知识了。检察官和社工的讲解生动有趣,孩子们都听得很认真,收获很大。希望以后能多开展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学校老师说道。

“我们平时忙于放牧,对孩子的教育关心不够,也不懂怎么给孩子讲法律知识。现在有你们来给孩子上课,我们就放心了。谢谢你们!”学生家长说道。

在甘孜高原的大草原上,孩子们的歌声清澈嘹亮。他们或许还不懂什么是“未成年人检察”,但已经记住了:有一群穿制服的大哥哥大姐姐,翻山越岭来教他们保护自己的方法,这份温暖会一直留在他们成长的记忆里。伴着歌声,普法干警们跨越雪山河流,将向着更远的农牧区前进,在那里,还有孩子需要守护。(杨萍 马巧)


责任编辑:刘华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