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大凉山的最美”警色“

来源:四川省嘉州监狱 作者:曾位书 刘莹 发布时间:2020-06-03 17:08:01

距昭觉县城30公里,海拔2608米的金曲乡社康社戒工作站,是嘉州监狱派驻凉山州昭觉县金曲乡及宜牧地乡任“四治”专员兼综合帮扶工作队的民警曾位书、敖池海、李涛三人扎根近两年的地方。

从初到时的荒芜贫瘠到现在“住上新房子、走上致富路”,点点滴滴的改变见证着曾位书三人日日夜夜的付出。截至2020年3月,金曲社康社戒工作站的社康社戒工作考核从2018年的全县倒数几名上升为全县并列第一名。

金曲社康社戒工作站,他们在大凉山的“基地”.jpg

金曲社康社戒工作站

曾位书记得,那是2018年的7月,响应省委省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他们三人远离家乡,来到了位于大凉山腹地的金曲乡。乡政府院内一间低洼潮湿的小青瓦房,和房门处挂着的金曲社康社戒工作站的门牌,就是他们所有的办公设施。而工作站管控宜牧地和金曲两乡的社区戒毒及社会面吸毒人员;身为“四治”专员和综合帮扶工作队队员,他们还得负责治病、治愚、治超生、控辍保学……

语言不通,他们就“当跟屁虫”偷学村干部的语言表达和沟通技巧;交通不便,他们自垦菜园,自给自足还帮村民们丰富“菜篮子”;他们的脸越晒越黑,村民们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知难而进 汗水浇灌“索玛花”开

援凉“四治”专员,主要负责治毒、治病、治愚、治超生,其中,“治毒”排在了首位。出征之前,曾位书已对昭觉县的禁毒形势有所了解,但直到原金曲乡党委书记何之洲告知,他才得知金曲社康社戒工作的开展是当时全县的倒数几名。

临危受命,曾位书三人没有退却。出征时他们头顶国徽,面向党旗许下的铮铮誓言犹在耳旁:“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何之洲建起了金曲社康社戒工作群,将辖区派出所、宜牧地和金曲两乡党委政府领导拉入群里,承诺工作上遇到困难,地方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会配合协调予以解决。

有了平台,三人克服了生活上的种种不便,全心投入了工作。曾位书说,凉山州用一款“索玛花”软件来管控吸毒人员并进行禁毒知识宣传,而他们这两年奔走在崎岖山路,科普于学校田间的日夜,就像是用汗水和心血去浇灌“索玛花”开。

彝族年是外出务工的当地人返乡团圆的重要节日,恰逢2018年彝族年,曾位书想趁假期对当地吸毒人员进行初次走访并安装“索玛花”软件。因敖池海请了事假,他独自留在村上开展禁毒工作,忙的时候常常一天只吃两餐;夜深人静,团圆的气氛让思家的他更是倍感孤独。

帮助社康社戒人员完成签到 (1).jpg

帮助社康社戒人员完成签到 

刚安装“索玛花”软件的吸毒人员,不会操作手机、不识字、不会签到、不会上传图片……曾位书都一一耐心解答。他把每一名管控的吸毒人员都加为微信好友,没有WiFi,他就用手机流量跟他们视频通话,解答他们的疑问,了解他们的近况。遇到联系不上或是不肯配合的吸毒人员,他还得往返于昭觉、西昌等地,督促他们完成尿检签到。

治本攻心 真诚换得累累硕果

曾位书的手机里,至今保留着一条特殊的微信。在一次入户走访后,吸毒人员勒尔某某给他留言:“通过今天的接触感触很深,作为一个男人,作为一个共产党人(员),作为一个人民警察,都像你一样优秀的话,我相信中国的百姓会越来越好……”

这条微信让曾位书十分感慨:“他们在外走南闯北、历经风雨,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敏感。只要我们真心地为他们考虑、对他们负责,他们同样能被感化、被挽救。”

在之后的工作中,曾位书三人不再一味地靠腿“盘山”,靠电话“盯人”,他们尝试借助身边的力量,用真诚取得了吸毒人员的认可。

形式多样的禁毒宣传 (2).jpg

禁毒宣传 

吸毒人员吉依某某为了逃避管控,想方设法地卸载手机上安装好的“索玛花”软件。一天,他装醉来到工作站,说无法用软件签到,工作队把他的手机弄坏了,要求赔偿。此时敖池海拿出手机录像留证,曾位书灵机一动,将吉依某某的详情在群里报告给了村书记马海呷布。马海呷布随后赶到现场,一番斥责后将吉依某某带离了工作站。在经过耐心教育和政策宣讲后,次日天刚亮,吉依某某就来到工作站向曾位书等人道歉,并认真地重新学习如何使用软件。

为了方便住在西昌、昭觉附近的吸毒人员按时尿检,帮他们节省往返于金曲乡的费用开销,曾位书利用回乐山休假途径昭觉、西昌的时机,将尿检片、报告单等必备材料放在挎包内“上门送检”。休假期间,他也不忘定时与吸毒人员视频,督促他们完成签到打卡。看他在视频时一口“椒盐”普通话夹杂着不娴熟的彝语词汇,从使命担当说到人生观价值观,从脱贫攻坚带来的巨大变化说到习总书记“卡莎莎”……最终让对方心悦诚服地配合工作。

曾位书说,因毒致贫是凉山彝族同胞奔小康的最大拦路虎。“毒品不除,脱贫攻坚等于无。”如今,全县并列第一名的社康社戒工作考核,见证着无数个日日夜夜的付出终于收获了累累硕果。

新建的幼儿园.jpg

新建的幼儿园

普法治、建新房、兴产业、修村道……社康社戒只是他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当朝阳冉冉升起,阳光跳跃在彝家新寨的白墙青瓦间,摇曳在田间劳作的彝族阿妈脸上。脱贫攻坚让生活有了奔头,人就有了希望。

从扎根到破土,从萌芽到绽放,藏蓝之花,花期正好。(曾位书 刘莹/ 敖池海/


责任编辑:李月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