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雨城人大:做好预算监督“加减乘除” 管好政府“钱袋子”

来源:雨城区人大 作者:吴朝东 发布时间:2023-06-13 15:45:00

雅安市雨城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各级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预算监督工作中,区人大常委会做好预算监督“加减乘除”,促进政府构建“财税收入精、支出保障稳、管理绩效强、风险防控严”的格局,推动预算监督提质增效,管好政府的“钱袋子”。

微信图片_20230613154747.jpg

加强制度创新,在建章立制上做“加法”

  注重预算审查制度建设,不断完善预算监督机制,做好预算监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加法”。在全市率先制定出台《雨城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作咨询组管理办法(试行)》,增补经济、金融等方面的人才,为经济监督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制定出台《雨城区人大常委会关于深入实施区级预算绩效管理监督的办法(试行)》,率先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监督工作,建立人大代表审查绩效目标、群众代表参与跟踪绩效目标运行、常委会审议绩效管理报告等工作新机制。深化制度改革,出台《雨城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加强人大国有资产监督职能,采取“专题调研+初步审议+常委会审议+跟踪督办”的办法,绘好监督“线路图”,打好监督“组合拳”,推进监督“出成果”。严格落实雅安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乡镇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指导意见》,不断完善镇预算决算审查监督机制。完善审计工作和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机制,强化“专题调研+常委会审议+跟踪督办”,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实效性。

减少中间环节,在监督方式上做“减法”

增强人大预算监督实效,在预算监督各环节上下功夫,做好人大预算监督科学合理的“减法”。在年初制定监督计划时,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突出重点,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科学选定当年预算监督议题的同时,注重议题选择的精准性,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灵活掌握开展监督活动的时机,保持与部门的联系和互动,准确把握工作进度,减轻政府及部门的负担。科学选择监督手段,依法监督的同时还考虑实际情况,打好组合拳,减少盲目监督。精选人大代表和财经咨询专家参与监督,集中专业优势,破解重大难题,减少监督成本。开展监督活动时,深入基层听取基层代表和群众意见,缩短群众和代表反映了解情况的距离。

乘势有为而上,在经济发展上做“乘”法

全力助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市委、区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开花结果,力争在促一方经济发展上“乘势有为”。围绕促经济稳定增长主题,聚焦重点领域,在文教新城、工业强区、文旅提质、城市更新“四大重点任务”上下功夫,突出“一园三区”绿色发展布局,围绕工业发展“三大倍增计划”每年安排专项议题持续开展监督。聚焦重点领域,在助推经济平稳运行上下功夫,组织人大代表和财经咨询专家开展招商引资质效调研、优化营商环境执法检查等工作,深入了解影响和制约雨城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可行性意见建议。在预算执行监督中,将财税收支和财政运行情况作为重点监督内容,促进财税部门加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征管,做到“应收尽收”。通过开展专题调研、视察等工作,督促中央减税降费和金融优惠政策等在雨城区落地落实,扎实推动经济稳增长。坚持聚焦国有资产管理,每年安排专项监督议题,重点在助推国有资产资源利用上下功夫,促进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对存量国有资产资源的清查,摸清国有资产资源“家底”,推动国有资产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微信图片_20230613154753.jpg

除忧排解困难,在避险增效上做“除法”

始终坚持预算监督的民生导向,创新开展预算监督代表问政、评议等专项工作,力求预算监督“除法做尽”。聚焦“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管理监督贯穿预算编制执行全过程,给政府花钱戴上“紧箍咒”,给经济社会发展加一道“安全阀”。2022年2183个绩效目标纳入审核,涉及资金27.11亿元,加强绩效审核结果运用,确保高效使用资金,消除低效资金。健全政府债务常态化监测机制,加强政府债券“借、用、管、还”全过程管理,做到隐性债务只减不增。2022年末,政府债务率控制在85%,排除政府债务风险。在选择监督议题和落实代表意见建议时,紧扣政府推进效果不理想、群众反映强烈、代表关注度高的道路交通建设、城市改造提升、农村医疗条件改善等“急愁难盼”的问题,持续开展跟踪监督,通过视察调研、专题询问等形式,有效措施破除难题。严格按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实施监督,强化履职培训,提升干部能力,顶得住压力,不惧怕“威力”,依法大胆行使监督职权,破除监督阻力。



责任编辑:许玉芳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