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提升个体工商户法律风险意识,营造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7月31日,稻城县人民检察院在“亚丁新枫”检察工作室举办法治讲座,并邀请县个私协会代表参加。
讲座聚焦个体工商户日常经营中的常见法律风险点,紧密结合县域内近年典型案例,深入剖析经营中的常见问题,为个体工商户经营注入“法治动能”。宣讲员突出实用导向,采用“以案释法”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三大风险预防:
合同风险防范,筑牢“纸面安全”
针对虚构身份、虚假承诺、无履约能力等常见合同诈骗手段,宣讲员给出“签约前三看”防骗妙招:看资质:核查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等,确保真实合法;看条款:逐条审阅合同,重点关注付款方式、履行期限和违约责任;看资金:确认资金支付渠道和流向,警惕虚假账户或延迟支付陷阱。
职务侵占防范,守好“钱袋安全”
宣讲员提醒,经营中除防范外部风险,内部职务侵占隐患同样不容忽视。“管好钱袋子,警惕‘自己人’”,宣讲员提出“三严”预防措施:严格区分账户:严格区分公共账户与私人账户,杜绝混用现象;严格规范盘点:定期开展财务对账与物资盘点工作,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严格执行轮岗:对关键岗位实施定期轮岗制度,有效降低舞弊风险。
食药领域防范,守住“舌尖上安全”
食品药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社会公共利益的核心组成部分。宣讲员就防范食品药品安全风险提出“三严”措施建议:严渠道:采购食品药品应选择正规渠道;严查验:查验食品药品资质,确保符合国家标准;严凭证:索取购货凭证,以便追溯和查询。
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宣讲内容紧扣实际,有效提升了个体工商户经营能力和风险防范水平。下一步,稻城县人民检察院将继续加大法律宣传力度,开展更多接地气、见实效的法治宣传活动,以更优法治环境护航稻城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