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把“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7月30日,泸县法院与泸县行政审批局签订《“政务+诉讼”护企便民服务合作协议》,并召开联席会,深入研讨会商,以“政务+诉讼”新模式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
“政务+诉讼”模式,是以优化政务服务和法治服务作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探索建立“一站式”护企便民机制,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紧紧围绕提升企业、群众服务体验,提升纠纷化解效能等工作目标,推动服务模式创新,为企业及群众提供一站式、全流程、便捷高效的政务与诉讼综合服务。
一是优化护企便民服务
在泸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泸法麒麟·护企安商首问岗”,法院派驻工作人员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法律事务咨询、诉讼流程指引等服务;梳理整合政务服务与诉讼服务事项清单,制定办事指南和流程,实现一次性告知、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依托四川政务服务网和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实现网上预约、网上立案、网上调解、网上开庭等功能。
二是加强法治宣传与教育
联合研判分析日常矛盾风险纠纷排查情况和窗口服务工作情况,采取“上门服务+集中会诊”等方式,联合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和热点法律问题,共同策划组织法治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法治宣传氛围;法院定期为政务服务部门工作人员开展法律知识培训,政务服务部门协助法院开展公众开放日、模拟法庭等活动,并共同探索将法治教育纳入社区、学校等基层治理体系。
三是信息共享与查询
建立信息更新和维护机制,双方及时更新共享信息。开展协助涉诉信息查询,法院因办案需要,可向政务服务部门发出协助查询函,查询涉诉自然人的相关政务服务信息,政务服务部门按照规定程序及时提供相关信息;政务服务部门在处理政务事项时,可向法院咨询或请求协助查询司法诉讼相关信息。
四是协同排查化解纠纷
定期联合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重点关注民生保障、营商环境等领域,对排查出的重大、疑难纠纷,共同制定化解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和工作时限;加强对调解员的培训和指导,法院定期组织开展调解业务培训,对重大、复杂纠纷,法官可现场指导调解,确保调解工作依法依规进行。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终点,服务企业永远在路上。此次“政务+诉讼”护企便民服务合作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县法院将以此为起点,与县行政审批局密切配合、主动作为,不断助力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效,确保减少群众办事环节和成本,提升企业及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