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年轻干部要用“三香”涵养静气

来源:广安经开区行政审批与审计局 作者: 梁明明 发布时间:2025-04-08 16:29:38

静气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心情平和,态度冷静。庄子有句名言:“圣人之静,就是善于固守养静,万物不足以搅挠他的心志,所以能静。”广成子说:“抱守神志以养静,形体自然端正。”主修静气,是贤哲士人君子入圣的入门要诀,是英雄豪杰立德立业的主要功课,是一门上乘的人生修养艺术。静气不是放弃,不是等待,不是柔弱,更不是束手无策。静气是一种大修养、大胸怀、大智慧、大境界。年轻干部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不断涵养静气,才能在炫目多彩中笃定目标、纷繁复杂中理清思绪、在急躁慌忙中找准方向、在急难险重中从容不迫,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因此,下功夫涵养静气,是年轻干部必须练好的基本功。

要用“书卷香”涵养静气。当今的世界在快速发展,一个人的内心要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保持清静透彻,更需要坚持静心多读书,潜心多充电,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心中信念便能日益坚定,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很多时候,人难免陷入痛苦、迷茫或烦恼中,这个时候,不妨静下心,选择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细细品读。读书多的人,内心丰盈,更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难题。静心读书,在大脑中走得越远,在生活中走得就越稳。一本好书中,隐藏着生命可贵的感慨,和那些未曾被我们发现的美好。为此,要始终把读书学习当作一种工作方式、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存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真正通过读书来养成神闲气静、心无旁骛的好习惯。

要用“泥土香”涵养静气。年轻干部要涵养静气,就要将双脚扎根于“泥土”,在基层火热的实践中“墩墩苗”,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经风雨、见世面,磨练“竹杖芒鞋轻胜马”的成熟豁达;要主动投身改革发展主战场、急难险重第一线砥砺品质、增长才干,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锻炼“每临大事有静气”的沉着冷静;要进千家门、解万家难,知百姓安危、晓群众冷暖,把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到工作中,找准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永葆初心信念,锤炼“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坚若磐石。

要用“清廉香”涵养静气。近代教育家唐文治曾写过一副对联:“人生惟有廉洁重,世界须凭气骨撑。”所谓“气骨”,指的就是“志”。人有高远志向,就有了精神脊梁,就能看淡名缰利锁,拒受贿赂赃款就能做到心如磐石。年轻干部要筑牢思想防线,始终保持对党纪国律的敬畏之情、稳住心神,时刻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做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多些勤政为民,少些私心杂念,多些务实苦干,少些虚头巴脑,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才不会为诱惑所动、为名利所累、为烦恼所扰,真正做到得之淡然、失之坦然,随缘自适、顺其自然。

 

责任编辑:崔婷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