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聚焦“三度”,激活党员教育新动能​

来源:广安经开区恒生公司 作者: 曾成 发布时间:2025-04-21 16:43:23

党员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关系到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我们要持续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提升培训实效,以“深度”“精度”“力度”为党员教育培训赋能,持续提升党员教育培训的质量与效果,为党员干部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注入强大动力,助力他们以坚定的信念、过硬的本领、优良的作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磅礴力量。

筑牢“思想根基”,让教育培训“有深度”。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把握正确方向的“定盘星”。在党员教育培训中,要将党的先进理论、光辉历史、伟大精神作为核心内容,通过专题讲座、理论研讨、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让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党的初心使命与伟大征程。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只有筑牢思想根基,党员干部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保持政治清醒,坚守政治原则,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投身于党和人民的事业。

聚焦“能力提升”,让教育培训“有精度”。新时代对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党员教育培训应精准对接工作实际与发展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党员干部,设置差异化、个性化的培训课程,涵盖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科技创新、群众工作等多个方面。邀请行业专家、业务骨干进行授课,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现场教学等方式,切实提升党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落实的能力。比如,在乡村振兴培训中,组织党员干部实地观摩学习先进乡村的产业发展模式、人居环境整治经验;在基层治理培训中,开展社区矛盾调解模拟活动,让党员干部在实践中掌握沟通技巧与治理方法。以精准的能力培训,助力党员干部成为各领域的行家里手,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强化“作风锤炼”,让教育培训“有力度”。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形象与事业成败,党员教育培训必须将作风锤炼贯穿始终。通过开展廉政教育、警示教育活动,用反面典型案例敲响警钟,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同时,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真抓实干、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实践中锤炼党性修养,以良好的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责任编辑:崔婷

最新资讯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