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万立方米的储油罐区,在24小时运转的监控中心,在安全培训的讲台上,总能看到一个干练的身影,她就是中石化内江公司双才油库一名女性安全管理者刘莹莹。近日,刘莹莹凭借其专业素养与创新管理模式入围“2024年四川省最美应急人物”。
打破偏见,用专业赢得尊重
石油储备库是能源安全的“心脏”,安全管理容不得半点马虎。入职初期,刘莹莹的性别曾引发质疑:“女人能扛得住应急抢险的压力吗?肩不能挑,背不能扛的……”面对质疑,她带头补充完善应急物资,开展应急物资使用、岗位练兵空呼穿戴、消防水袋拼接等实操训练,建立每月15号定期演练日,常态化开展各类应急演练,将初期的应急处置速度缩短至1分钟。
在真实发生突发事件时,大家如同“肌肉记忆”一般的完成处置,她用行动打破了偏见。“安全不分性别,只论专业。”刘莹莹的笔记本扉页上,这句话至今激励着她。
刚柔并济,织密安全防护网
“刘助理的安全课像讲故事,但每个案例都刻进心里。”这是年轻员工对她的评价。不同于传统“铁腕管理”,刘莹莹将女性特有的细致融入安全文化建设,设计“家庭安全寄语家书”,让员工家属参与安全监督;开展会前事故警示视频教育,用真实案例强化风险意识;建立“安全心理疏导室”,关注高危岗位人员心理健康。
“安全管理不仅是规章制度的执行,更是对‘人’的关怀与守护。”刘莹莹强调。她将女性特有的沟通优势融入团队建设,让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和意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转变。在她的推动下,库区投营至今“零事故”,所在企业荣获2024年度省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
薪火相传,培育新生代安全力量
油库投营至今,智能化设备开始逐渐出现问题,面临系统方维护的排他性,进口设备的采购周期长等等“卡脖子”问题,刘莹莹化被动为主动,于2024年3月牵头成立“技术革新工作室”,研制出4项创新成果,经济、高效、安全的解决设备隐患问题。建立“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设立安全“微课堂”,让员工轮流开展教育培训。设立“安全随手拍”,鼓励员工参与安全隐患排查,并落实资金奖励。设立”流动式应急指挥手”,让每个员工当指挥手,让其深度、熟练的参与应急演练。团队成员说:“刘姐让我们看到,安全管理者不仅需要专业的硬功夫,更需要沟通协调的软实力”。去年的安全生产月,她带领班组走进村社、走进学校,用通俗易懂的画图册向周边村民和学校师生传递危化品安全知识,将安全防线从库区延伸到社会。
刘莹莹和她的团队正以智慧与热忱,书写着新时代能源行业安全华章。正如她常说的:“每一滴油安全流转的背后,都是对生命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