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扎实做好全市人民法庭“一庭一特色,一庭一品牌”建设工作。春节前夕,全市人民法庭现场工作推进会在红格法庭召开,市法院副院长戴洪斌、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许朝晖,盐边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朱林光等领导及各人民法庭庭长出席会议,盐边法院院长田晓凯主持会议。
首先,参会人员参观了红格法庭建设情况,整体对法庭办公办案设施条件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会议宣读了市法院院长黄志勇对全市人民法庭现场工作推进会所作批示及《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员会、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表彰“四川政法先锋”集体和个人的决定》《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对全省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予以表扬的通报》《攀枝花市中级人民法院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人民法庭“一庭一特色,一庭一品牌”建设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随后,渔门法庭、格里坪法庭、大渡口法庭、金江法庭、白马法庭分别从工作开展情况、工作成效、特色亮点等方面逐个汇报交流发言。
汇报交流结束后,林光书记强调人民法庭是政法工作的前沿阵地,是人民法院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重要桥梁,在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人民法院基层法庭品牌打造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希望县域内各法庭积极与其他兄弟法庭交流,学习工作方法,创新工作举措,为更好服务盐边打下坚实基础。
对下一步继续做好人民法庭工作,洪斌院长提出三点具体要求:一是提高站位,充分认识人民法庭工作的重要意义。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工作的根基所在,是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化解纠纷、服务群众的第一线,是推进社会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的最前沿,是巩固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主体。加强新时代人民法庭的建设工作,是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乡村振兴的主要举措和环节。二是立足根本,全面开展特色品牌法庭的创建工作。各人民法庭要以专业化审判为抓手,打造特色人民法庭品牌,深化“一庭一特色,一庭一品牌”创建活动;以“枫桥式”法庭建设为载体,构建完善多元解纷机制,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逐步构建完善多元解纷机制;积极探索运用移动微法院、网上系统等信息平台在线送达、调解、开庭,以信息化建设为中心,加强人民法庭建设,加强智慧法庭建设;积极参与辖区的综治工作,加强辖区党委、政府的联系沟通,加强与其他部门的联动调解,以服务大局为中心,助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三是凝心聚力,扎实推进人民法庭实质化运行。各法庭要提高认识,转变和提升工作思路和工作作风,把人民法庭建设作为重点工程,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要尊重辖区风俗习惯,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员作用,做好矛盾化解工作;要加大投入力度,营造良好的办公办案氛围,努力让人民法庭工作迈上新台阶;要根据发展的需要,合理制定组织规程、基本制度和工作流程,形成统一、规范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体系,使人民法庭工作井然有序、协调高效。(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