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法润甘孜 多彩枫景|深犁善地春风“五步法”,夯实基层法治“承重墙”

来源:甘孜藏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5-20 16:52:43

德格,从青藏高原走来,闪耀着红色的光芒!在磅礴的山水间,德格县人民法院紧扣“赋能雪域高原社会治理新模式”的职责定位,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思路,探索形成了新时代“枫桥经验”与民族团结深度融合、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善地春风”党建品牌,实现了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深度融合”,为雪域高原社会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德格方案”。

创新构建“1+5+23+42”基层治理工作体系,党建品牌包含1个工作室,下设“正义雪莲、石榴籽、高原阿妈、春雷执行、春雨法庭”5个小分队,构建“23个乡镇诉讼服务联络员体系”,吸收42名人民陪审员,形成“1+5+23+42”工作模式。

善地春风“五步法”构建有奔头有力度的善治格局,以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根基,探索“德格善治”新路径,为强基固本赋能增质增效。自工作室成立以来共调处矛盾纠纷100余件,审理30余件,“小标的”执行案件结案40余件,开展各类法治宣传100余次,走访慰问群众200余人次。《云端上的法治情景剧》《翻高山、越草甸、石榴籽调解室孕育民族团结之花》等多篇稿件被人民法院报、四川高院等中省媒体宣传,获得了辖区老百姓、网络受众的广泛认可,走出了一条雪域高原党建引领和基层治理体系相融合的为民司法之路。

“移动普法”--奏响乡村普法“大喇叭”

明明白白把法律送进群众心坎。数根据法院宣讲队伍现状以及民族地区对法治的需求情况,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制定相对实用、可接受的普法方案,以“正义雪莲”、基层法庭、“高原阿妈”工作站等作为普法与慰问一体的先锋队,把法律送进群众心坎。

亚丁乡的安隆山上、麦宿镇的艺术小镇、马尼干戈镇的牧民住家帐篷旁......各种普法场景历历在目,普法足迹毅然深刻地印在了德格大地上。自“善地春风”工作室成立以来,共计开展法治宣传100余次,覆盖群众8000余人。并先后在全县18个乡镇挂牌“高原阿妈”工作站,慰问40余户困难户,解决工作经费59万元,发放慰问物品共计4万余元。

1747731192367.png

“籽连千村”--马背法庭护和谐

切实把矛盾纠纷排查作为一项基础性、日常性工作。德格县境属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系沙鲁里山脉,地形复杂,有川西北丘状高原地貌和高山峡谷地貌,地广人稀,农牧民聚居地较为分散,各乡镇之间路程远,翻高山、蹚水沟、越草甸是高原法院人开展工作必须具备的特殊能力。

说到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不得不提益西登真“石榴籽”调解室的23个乡镇矛盾纠纷大排查。它使德格辖区23个乡镇紧密联系在一起,民族团结之花在德格山水间绚丽绽放,“枫桥经验中的走进群众工作法”得到深度升华。特别对辖区内涉“三山一界”、婚姻家庭、邻里矛盾等纠纷进行主动摸排,多渠道倾听群众诉求。纠纷排查辐射雀儿山东西两个片区,让农牧民群众的矛盾纠纷、困难诉求在家门口就得到重视、找到反馈渠道。“石榴籽”调解室共接访当事人50余人,宣传法律知识50余次,覆盖群众1000余人。

1747731221706.png

基层法庭对纠纷排查工作更是功不可没。春雨法庭以法庭干警深入辖区3个片区6镇6乡走村访户、“下乡巡诊”为重要工作手段,切实将“马背法庭精神”落到实处,牧民群众游牧到哪里,流动法庭就搬到哪里,让更多纠纷消解于未然,匠心绘就了一幅推进基层治理、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枫”景。并对原来的法庭“五进”活动实现全面提档升级,为努力打造具有德格地方特色的“枫桥式人民法庭”而时刻摸索着。春雨法庭共排查矛盾纠纷60件,诉前化解纠纷25件;接待游客1200余人,发放法宣资料1500余份,提供法律咨询100余次。 

“纾困绘枫”--办好每一起涉民生的案件

1747731243605.png

紧盯民生需求,稳步做好涉民生案件的调解审判执行工作。能否方便、快捷、低成本地解决纠纷,事关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稳定及社会治理成效。培树“石榴籽”调解品牌内核,辅助春雷执行、各业务庭室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地区熠熠生辉。

春雷执行以雷霆之势重拳出击,用脚步丈量公平正义,用汗水兑现司法承诺,展现新时代执行铁军的担当与风采,强势树立德格法院的司法权威。以“涉民生、小标的”案件为重点,利用各乡镇联络员、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等职能职责作用,针对执行标的较小的特殊困难群体,开展“上门服务”,切实解决当事人诉求困难。共执结标的额较小的特殊困难群体案件40件,55人,87万6千余元,司法救助20件,20人,12万6千余元。

1747731265059.png

针对涉虫草等藏药材的买卖纠纷逐年增多现状,“石榴籽”调解室充分考虑风俗习惯、语言差异、思维模式、受教育水平、发展不均衡等因素,在坚持依法化解的同时,充分发掘地域特色解纷资源,巧妙运用民族习惯法,返聘退休法官益西登真,与资深调解员赤洛、巴洛等默契协作,主动深入全县23个乡镇,深挖虫草买卖系列纠纷根源,全力排查化解,为50余户村民排忧解难。同时,积极协助业务庭,参与审执案件调解工作,凭借专业与热忱为案件妥善处理添翼助力。就地化解纠纷18件,协助业务庭化解各类纠纷案件100余件。

德格县人民法院将以党建“红色引擎”为引领,以善地之名,春风之义,传承“两路精神” ,挺膺担当,亮剑筑盾,用脚步丈量善地热土,用实干回应农牧民群众新期待,忠诚奉献,以善地春风“五步法”之盾汇聚法治力量,增进民生福祉,夯筑基层法治“承重墙,让天平之光照耀雪域甘孜!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