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时时事事处处”写好民生答卷

来源:广安经开区政法委 作者:舒杰 发布时间:2025-05-20 18:12:38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广大党员干部要厚植为民情怀,时时问需于民、事事问计于民、处处问效于民,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时时问需于民,办好群众琐碎事”,牢记人民公仆身份“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汇集民智的重要途径。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人民公仆”身份,重视群众的呼声和诉求,主动走进田间地头、走入农户家中,俯下身子、迈开步子、放下架子,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听清楚、摸透彻,制定出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用实际行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事事问计于民,办好群众烦心事”,站稳人民至上立场“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拜人民为师、向群众学习,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广大党员干部要站稳“人民至上”立场,坚持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真心实意地向人民群众求教,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用务实举措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处处问效于民办好群众操心事”,践行人民满意标准“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是为群众办了多少好事实事,评判标准则是群众满意不满意。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时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主动扎根在基层、拼搏在前沿、耕耘在一线,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切实把群众的诉求和建议转化为现实成果,用实干担当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责任编辑:崔婷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