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同脉、文明同行。5月27日上午,“渝邻同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共建暨“我们的节日·端午”欢乐农家大赛,在川渝高竹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广场举行。来自渝北区委宣传部、邻水县委宣传部、大湾镇、坛同镇等6支参赛队伍共计100余人参加。
此次“渝邻同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共建暨“我们的节日·端午”欢乐农家大赛由中共渝北区委宣传部、中共邻水县委宣传部主办。在启动仪式上,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轮番上演,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在包棕子比赛现场,粽叶、糯米、棉线等材料整齐摆放,散发着淡淡清香。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参赛选手们个个情绪高涨,纷纷拿出看家本领,亮出“独门绝技”。卷、填、压、捆,个个动作麻利,忙得不亦乐乎,围观群众看得尽兴,纷纷拍手叫好。大家手上包着端午香粽,嘴里聊着家长里短,现场其乐融融。不一会的功夫,一片片清香的粽叶、一粒粒晶莹的糯米在一双双巧手下,转眼间就包出了一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堆成了小山。
在扭扁担比赛时,每组两名选手各持扁担一端,用尽全身力气分别向正反两个方向扭动,先松手或被对方将扁担扭转过来者即为落败一方,这不仅是体力的较量,更考验参赛选手的技巧,看似简单的趣味运动却是手力、眼力和脑力的最佳配合。
坛同镇李阿姨高兴地说:“今天参加包粽子比赛特别高兴,众多的文艺节目既让我们大饱眼福,又让我们感觉端午节的味儿越来越浓郁,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我们还能互相探讨包粽子的技巧,希望以后多开展此类活动。”
此次欢乐农家大赛的开展,不仅为辖区群众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互动的平台,更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包粽子不仅是手艺,更是文化根脉的延续。”坛同镇副镇长赵飞表示,接下来,该镇将继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传统节日作为移风易俗的重要契机,组织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群众在活动中增强文化自信,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