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隐形的翅膀

来源: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百里杜鹃康惠医院 作者:朱艳 发布时间:2025-05-22 19:39:34

有人说心理健康就像一座灯塔——可以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有人说心理健康就像汪洋大海——可以容纳我们的各种情绪。而我想说,心理健康就像一双隐形的翅膀,它可以承载我们飞向希望,飞向远方。然而,当这双隐形的翅膀受伤时,我们又该怎样去呵护呢?

那是四月一个忙碌的上班时间,医院里充斥着忙碌的身影。三个年轻的小伙子带着一个女孩匆忙赶来,打破了秩序井然的工作节奏。门诊主任急促地叫我帮忙剪线,我满心疑惑,出门询问。主任指向了坐在椅子上的女孩,她的右手腕上三道伤口格外刺眼,鲜血还在不断涌出,我无法想象那得有多疼。

主任迅速将她拉到急救室清理伤口、消毒、注射麻醉药、缝合,最后包扎。在主任熟练操作下,很快女孩的手臂被白色纱布裹得严严实实。整个治疗过程,女孩目光呆滞,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看着女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晚上回到宿舍,我忍不住和室友说起这件事。室友是一位护士,她告诉我,那个女孩才20岁,患有抑郁症,之前已经划伤过一只手腕,现在又划伤另外一只。听到这里,我的心情无比沉重,像被一块巨石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

20岁,本该是如花一样绚烂的年纪,可是她到底经历了什么呢?是什么导致她变得抑郁的呢?真的不知道她经历了什么,要遭受着如此痛苦的折磨。看着送她来医院的三个男孩,我不禁思考:家庭矛盾、学业压力、社交困境……当代青年的心理危机,往往源于多重因素的叠加。

这个女孩的自残行为,让我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身体的伤痛或许可以通过药物和治疗来缓解,但心灵的创伤却需要更多的关怀和理解。现今,看似幸福的背后,年轻人却面临着重重压力:工作、学习、生活、情感……这些压力如同无形的枷锁,逐渐束缚内心,久而久之,当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会导致我们的心理出现问题,最后导致我们封闭了自己的内心,陷入抑郁无法自拔。这个案例并非孤例。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8%人口受抑郁症困扰,其中青少年群体占比逐年攀升。

抑郁症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心情不好”,而是一种涉及神经递质失衡、脑功能异常及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疾病。如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睡眠障碍、自我否定等核心症状。抑郁症患者常常会陷入深深的绝望和无助之中,觉得自己无法摆脱痛苦,甚至会通过伤害自己来寻求一种解脱。自残行为多是为转移心理痛苦,而非直接求死,但长期自伤可能增加自杀风险。医院遇见的割腕女孩大概就是想要通过自残的行为来解脱自己。但是这样的行为不仅对患者自身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也给家人和朋友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担忧。

抑郁症并不是不可治愈。当我们发现身边人陷入轻度抑郁时,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理解、支持和帮助。有时候,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真诚的拥抱,都可能成为他们心灵的慰藉。对于抑郁症患者,我们应该早发现,早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必要时结合抗抑郁药物,需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系统治疗。

若您或身边出现心理危机,可拨打心理援助热线,或前往专业机构评估。家庭、学校与企业需要建立心理健康筛查机制,如定期心理测评、减压工作坊等,构建预防性支持网络。值得庆幸的是,通过药物与心理治疗,70%-80%抑郁患者症状可显著改善,回归正常生活。

心理健康是我们生命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就像一双隐形的翅膀,让我们能够在生命的天空中自由翱翔。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心理健康,呵护心灵的翅膀。不要等到翅膀受伤时才后悔莫及,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它足够的关爱和呵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这双隐形的翅膀更加坚强有力,让我们在生命的旅程中飞得更高、更远。

心理健康是生命不可或缺的维度。这双隐形的翅膀,需社会共同的呵护:从个体主动学习情绪管理,到机构提供心理咨询资源;从摒弃“矫情”的污名化认知,到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当每一盏理解的灯都被点亮,我们方能筑起抵御心灵风暴的灯塔。请记住,寻求帮助不是软弱,而是修复翅膀的智慧。愿每个人都能在爱与科学的托举下,重返自由翱翔的苍穹。


责任编辑:刘华

最新资讯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