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基层法徽闪耀 “牵牛花”“典”亮民生之光

——龙华法庭民法典宣传月走进茶企、村委,共绘法治同心圆
来源:屏山县人民法院 作者:王芝林 发布时间:2025-05-16 10:58:35

为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5月15日,在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期间,龙华法庭干警穿上“牵牛花”专属LOGO普法T恤,走进辖区茶企、村民委员会,以"普法宣传+精准服务"的形式开展系列有温度、有深度的法治宣传活动,为基层治理注入法治动能。

茶香氤氲话“典”法 送法入园润人心

在龙华镇兴荣茶企的法治宣传现场,龙华法庭干警化身“法治宣传员”,通过悬挂横幅、发放民法典宣传手册、快问快答等方式,围绕茶企关注的合同签订、货款追讨、用工风险等问题进行重点答疑讲解。针对茶农关心的劳动权益保护、土地承包等热点问题开展快问快答,共计解答法律咨询30余人次。法庭干警们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茶企管理人员、茶农普及与之切身相关的民法典知识,帮助企业筑牢合规经营“防火墙”。茶企负责人感慨道:“这样的普法活动太实用了,既解答了我们的经营困惑,也让员工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希望以后多来!”

村委座谈听民声:法治“问诊”解民忧

在龙华镇八仙山村村民委员会,一场“问需于民、问计于法”的座谈会拉开帷幕。法官与村民们围坐一堂,以“家长里短”式交流,了解群众在婚姻家庭、土地流转、民间借贷等方面的法律需求。“邻居盖房占了我家宅基地怎么处理?”“我的儿子不赡养我能起诉吗?”“亲戚借了我钱不还咋才能要回来?”,针对村民们的“急难愁盼”,法官逐一分析法律关系,提出调解建议和维权途径,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物权、继承、侵权责任等相关条款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向村民发放了印有龙华法庭工作电话和工作微信二维码的便民联系卡,方便群众随时咨询法律问题。“以前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现在才晓得民法典就是‘生活百科全书’,跟咱们种地、盖房、打官司都有关系!”村民王大叔的一番话,道出了现场群众的心声。

普法惠民“典”亮心:让法治成为生活底色

此次系列宣传活动,龙华法庭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50余人次,吸引100余名群众参与互动。从茶企车间到村民委员会,从法律“干货”讲解到趣味问答,龙华法庭以“接地气”的方式,让民法典从“纸面”走向“生活”,让法治观念在基层群众心中生根发芽。

“民法典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基层法院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龙华法庭负责人蒋唯表示,下一步,龙华法庭将持续创新普法形式,聚焦群众需求,推动民法典宣传常态化,让法治真正成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坚强保障,为乡村振兴和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法治动能,让民法典真正成为群众美好生活的"护身符"。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