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条例新修为作风“立硬杠” ,以“紧日子”换百姓“好日子”

来源:岳池县经济合作中心 作者:王钦文 发布时间:2025-07-08 22:07:00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为党政机关作风建设划出“硬杠杠”。这一举措既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制度升级,更是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风尚的鲜明宣示,彰显了党中央持之以恒纠治“四风”、以党政机关“紧日子”换取人民群众“好日子”的坚定决心。

从“制度螺栓”看政治担当,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修订后的《条例》聚焦经费管理、公务接待、办公用房等关键领域,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固化为制度,体现了问题导向与系统思维的结合。从“严禁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到“规范差旅伙食费管理”,这些具体而微的规定,实则是拧紧权力运行“螺丝钉”的政治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八项规定”破题,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此次《条例》修订,正是对作风建设成果的制度化巩固,释放出“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警示全体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必须始终绷紧纪律之弦。

以“紧日子”换“好日子”,彰显人民至上执政理念。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本质上是把有限资源更多用于保障民生、推动发展。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连年压减,2023年比疫情前的2019年下降近40%,节省的资金更多投向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此次《条例》通过细化标准、强化监督,进一步压缩非必要行政开支,正是“政府精打细算、百姓实惠满满”治理逻辑的生动体现。当机关单位的打印纸双面使用成为习惯,当公务接待“光盘行动”成为常态,节约的不仅是财政资金,更是在人民群众心中种下信任的种子。

从“关键少数”到“绝大多数”,引领全社会新风尚。党政机关作为社会治理的“风向标”,其行为模式具有强大的示范效应。《条例》特别强调“带头”二字,就是要以机关干部的“减法”做社会价值的“加法”。当领导干部乘公共交通调研成为常态,当无纸化办公成为行政标配,这种示范效应必将辐射全社会。近年来,“光盘行动”“垃圾分类”等倡议之所以能迅速转化为公众行动,正是党政机关率先垂范的结果。新版《条例》的实施,有望在碳达峰碳中和、粮食安全等国家战略层面形成更广泛的社会共识。

落实的关键在于“长”“常”二字。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防止《条例》成为“墙上挂画”,需打好组合拳:一方面强化“大数据+监督”,通过公务消费平台动态监控、预算公开倒逼透明;另一方面需完善问责机制,对“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露头就打。更重要的是,要将节约意识融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让“过紧日子”从纪律要求转化为行动自觉。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修订《条例》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一步,其意义不仅在于节约财力物力,更是对党的宗旨意识的现实检验。当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能把“过紧日子”作为政治本色,把“反浪费”视为党性修养,我们必将以清正党风带动淳朴民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大的精神动能。


责任编辑:崔婷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