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隆昌市首例!不开颅也能清除血肿

来源:隆昌市人民医院 作者:张敏 刘 旭 发布时间:2025-05-15 15:22:17

隆.png


近日,隆昌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成功完成首例脑膜中动脉栓塞微创介入手术,为一名因车祸导致左侧额颞顶部非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解除病痛。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医院在神经介入治疗非急性硬膜下血肿领域的空白,标志着脑血管疾病微创诊疗领域迈上新台阶。

 

车祸引发颅内血肿 传统治疗复发风险成难题

患者曾某,因车祸导致全身多处外伤入院,后期复查CT提示:左侧额颞顶部非急性硬膜下血肿。传统治疗方案多采用钻孔引流术清除血肿,但术后存在复发风险,尤其对于合并高龄、凝血功能异常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复发率显著增加。那么,如何从根源上阻断血肿复发、提升治疗安全性,成为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隆医2.jpg


突破治疗瓶颈 首例介入栓塞术精准“断流”

依托神经介入技术的快速发展,神经外科创新引入脑膜中动脉栓塞术。术前,科室团队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精准三维成像,全面解析患者脑膜中动脉的供血范围及血肿相关血管分布,量身定制手术方案。术中,在局部麻醉下,医生经股动脉穿刺置入微导管,在X线透视实时动态引导下,将导管精准送达脑膜中动脉分支靶血管,并以生物相容性良好的非粘附性液体栓塞剂完成栓塞。术后,造影显示异常供血通路被完全阻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神经功能损伤。目前患者恢复良好,血肿范围明显缩小,即将康复出院。


隆医1.jpg

 

源头阻断降低复发 微创优势惠及高危患者

据神经外科主任唐朝芳介绍,非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形成与脑膜中动脉异常渗血密切相关。传统钻孔引流术虽能清除血肿,却无法阻断血管渗漏的“源头”,导致血肿易复发。

而介入栓塞术通过精准封闭责任血管,从根源上切断异常血流,显著降低复发风险。相较于传统开颅或钻孔手术,该技术仅需局部麻醉、创伤极小,且无需开颅或留置引流管,尤其适用于高龄、基础疾病复杂、无法耐受全麻手术的患者,为非急性硬膜下血肿治疗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方式。

 

技术赋能诊疗升级 区域医疗水平再创新高

此例脑膜中动脉栓塞介入术,不仅展现了科室在神经介入领域的精准操作能力与多学科协作水平,更推动了区域脑血管疾病诊疗模式的革新。

未来,医院将持续深耕神经介入技术,推广微创精准治疗理念,致力于“创伤小、恢复快、预后佳”的优质医疗服务。(张 敏 刘 旭)


责任编辑:梦雪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